周一到周六,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,51岁的中科院院士张平文在闲暇之余的唯一爱好,就是在未名湖畔散步。从湖南农村考入北大,再到留校任教,他在 燕园已度过33载光阴。一路走来,他成为北大当年最年轻的教授、最年轻的系主任,在复杂流体等领域卓有成就,而多年耕耘也换来了桃李芬芳。
他说,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,一定要“用心”“学生们好了,我就好了”。
湖南农村走出的数学家
在北大东门附近的理科楼里,北大数学科学公司党委书记、教授张平文有间简单的办公室,一张桌、一把椅,椅后一株半人高的绿植,书柜里摆满了中英文书籍和专业教材。
说起家乡长沙县跳马镇喜雨村,张平文立刻滔滔不绝。对于家乡,这位数学家有着朴素深沉的情感。他从小家境贫困,一家人全靠父亲种田糊口,最穷的时候甚至“没饭吃”。为供他读书,母亲多年靠卖鸡蛋补贴家用。
而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热爱和天赋。不仅成绩优异,为减轻家里负担,他还趁着酷夏农忙背着木箱走街串户地卖冰棍,“一根冰棍挣一分多钱”,他说。他还是采野山菌的好手,“我从小分析能力很强,什么地方长什么菌子我都知道。”他笑着回忆。
1984年,高考成绩全省前十的张平文被北大数学系录取,从此开始探索数学的奥秘。
为了尽早完成学业、工作养家,张平文勤奋攻读,经常学习至深夜。攻读计算数学的硕士博士,别人要6年,他用了4年就顺利读完。
1992年,优秀毕业生张平文留校任教。1998年,32岁的他成为北大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主任,当时系里有8个人,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。
班里同学纷纷出国,张平文却选择了留校教书。“我那时想,大家都出去了,国家也需要数学人才吧。”他说,这些年也总有人高薪聘请,都被他婉拒,“这里是我事业的起点,我挺知足。”
让计算数学从“冷僻”到“热门”
经过近20年发展,张平文所带领的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已枝繁叶茂,人才济济。10多位教授中,院士等拔尖人才就占到一半,计算数学也从过去乏人问津的专业成了北大的热门专业之一。这期间,张平文付出了巨大努力。
“刚开始系里只有4个教授,公司160多本科生里只有7个愿意学计算数学。”张平文至今仍记忆犹新。无奈之下,他一间间敲开学生宿舍的门,向他们介绍计算数学的前景,这才勉强招到20多人开课。这样的“劝学”工作一直持续了3年。
“计算数学的魅力在于要把数学、计算和行业知识融合起来,要针对具体问题,偏应用,是交叉科学,难度很大。”张平文说。
张平文深知,“知识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”。为增强学科的应用性,2000年初,他开始着手改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。几年后,他主编的 三四本新教材中,每个章节后都加上了“上机习题”,让学生在机器上做实验,使课程更具操作性。其中,《数值线性代数》在全国发行近4万册,被一些高校作为 教材使用。
为增强专业吸引力,他深入研究学生需求,适时调整学科方向布局,搭建了“拔尖人才培养计划”等多个平台,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,同时引进国际化人才,还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来院交流,开阔学生视野。
作为学术带头人,多年来,张平文还在复杂流体、移动网格方法及应用、多尺度算法与分析等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,其科研项目“复杂流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”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。最近,他还在研究如何用大数据手段让天气预报更为精准。
“他们都好了,我就好了”
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”、北京市“五四”奖章获得者……多年来,张平文获得诸多荣誉,但最让他感到自豪的还是“北京市师德标兵”和“北大十佳导师”的称号。
“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,我总是想尽办法让学生越来越好。他们都好了,我就好了。”张平文说。
在博士生莫毅眼中,张平文是“性情中人”,为人耿直坦率,对学生要求严格,“如果你偷懒、不认真,他会直言不讳、非常严厉”,但他又对学生很体贴,过年过节都送来茶叶、月饼、粽子等。大家找研究方向、规划出国、工作推荐甚至碰上情感问题,都喜欢找张老师商量。
“从发邮件到PPT制作,他做啥事都要求‘专业’。”博士生蔡永强说,张老师要求,论文必须高质量才能发表,做什么课题都必须“亲自摸索一遍”“他让我找到深刻的科学意义,也让我看到什么叫专业”。
“他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水平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,提供不同专业方向供我们参考,做课题有很大的自由度。”莫毅说。
张平文还鼓励学生出国深造,他总是热心为学生推荐、联系国外的好学校,还专门开设出国讲座,建立微信群为学生提供出国咨询指导。
“过去我们的计算数学只应用于国防,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,技术需求爆发,计算数学发展现在赶上了发展的好时机。”张平文说,“我希望能培养出更多计算数学人才,为国家发展服务。”(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)
信息来源:新华网